去年泛家居行业拿了300亿融资 什么企业受资本青睐
未知
2019-11-26 15:09:56开公司的人,有不想要投资的吗?估计很少。
绝大多数创业者,总是想赢得投资人青睐的,可惜往往只有少数人才能拿到钱,热闹总是属于别人,跟自己好像没多大的关系。
就说泛家居行业,在很长的时间里, 大家都是靠自己一点一滴积累,而近五年里,从外部拿投资进而扩大再生产、提升经营能力的情况,更加普遍。
有人觉得融资挺难的。是,确实很不容易。
但看行业数据,依然不断有创业者成功获得支持,挺漂亮,几乎天天都有人融到资,少则几百万,多则几十亿,形势一片大好。只不过里面存在马太效应,雨露并不均沾的,能得到资本雨露的创业者,估计不到1%。
即使希望不大,我们也可以去争取,毕竟每年有那么多资金进入各个行业,以互联网为例,中国互联网协会有一份《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(2019)》,里面提到了,2018年,投融资案例共2685件,相较2017年的1296件增长107.2%,披露的总交易金额为697亿美元,相较2017年的484.8亿美元增长43.8%。
2685件,697亿美元,这个数字是非常诱人的,说不准努力一下,就有你了。仅仅是泛家居行业里,2018年的融资额大概在300亿左右,2019年还没有过完,可能还是这个总额。
只不过,头部企业获得的资金额更大,占了的份额。
再看金融科技,也是吸金大王,据经济日报报道,2018年全球金融科技融资为1118亿美元,较2017年的508亿美元激增120%,不过,这个行业里,很多融资的都是有一定基础的,背景比较雄厚,或者用户量、收入已经做到一定规模。
教育行业里倒是有一些中小公司融到资,2018年里共发生投融资事件640起,涉及金额达到993.59亿元,其中,职业教育与K12培训火,占到60.6%,如果在这两个行业里创业,融资成功的可能性要大一些。
还有一个很震撼的数据是,IT桔子认为,2018年投融资交易总额达到了1.19万亿元,只可惜,大部分钱给了头部公司,分给种子期的项目要少得多。
无论如何,留给腰部与尾部企业的机会,还是有的,大家能争取的,完全可以去争取一下。
那怎么样拿到投资呢?从目前拿到百万级、千万级种子期投资的公司来看,他们都有一些比较典型的特征,而这些特征不光是公司所具备的,更多是创始人、创始团队打在公司身上的烙印。
根本的,还是创始人与核心团队,决定了资金能不能进来。
知名投资人蔡文胜认为,每个人的机遇,每个人的环境是不一样的。首先在中国VC的钱是不缺,但是同样要具备一些特征才有可能拿到投资。必须要有这样的一些特点,,你做的方向跟趋势是不是未来所发展的;第二,能力和资源是不是匹配。
另外,几乎所有的创业者开始的初衷都是解决某个的需求,解决这个需求基础上,慢慢积累你的用户,慢慢得到VC的认同,这样慢慢就可以成长起来。
对创业者来讲,蔡文胜建议要抱着这样的想法,哪怕没有拿到钱,你觉得也能够把这个事做起来,因为你只有这样的心态,当你慢慢做的时候,别人投你钱的时候你才可以加快。
同样有这样的心态,面对投资人你的心理素质会比他们高很多。如果你总是抱着找那个VC说我有这个钱才能干嘛,那基本上是没有戏了。
在融资这件事情,还少不了一种能力,就是你要展示、演讲与说服,让投资人感觉很有戏,愿意不断给你投钱,这种能力正是很多人欠缺的。
颇有影响力的经纬中国合伙人张颖对早期融资提了几点看法,他认为重要的是平衡,一是你要存活下来,专注营收,健康成长;
二是砸钱抢用户,用户数据在增长,初创团队有把握拿到钱,就尽量多拿,不要太在乎稀释。当然,前提是投资机构不折腾你,你也不要丢了控制权。
他同时有一个建议是,创业是一场长跑,不要把每分每秒都投入在创业上。创始人要从天天创业的纠结和厮杀中脱离出来,多跟各行业的人聊天取经;也要多跟家人在一起;也可以在自己一个疯狂的爱好上多花点儿时间。创业是一场长跑,不可能一蹴而就。
处于创业早期的公司,能够拿到投资,还有几个关键点,公司的产品拥有广阔的市场,有很多人愿意花钱购买,即使暂时的用户规模不大,但购买数据是快速增长的,能看到未来的市场规模。
市场空间足够大,才足以让大多数投资人心动,毕竟绝大多数投资机构是想变现的,是想上市的,你的市空间小了,变现就非常难。
就像小米对爆品的要求,没过100万台,不及格。要想进入爆品行列,受到重视,至少也得做到100万台到1000万台之间。
要想实现这个量级的销售规模,你的产品必须面向一个广阔的客户群体,或者你的产品客单价足够高,在B端市场或高端市场拥有客户基础,销量即使不大,也能实现几个亿,甚至几十亿的营收,这种一般是面向B端的业务,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。
大多早期融资成功的企业,还有一个共同点是,核心团队是比较整齐的,至少给投资人的印象是,这些骨干是团结的,全力以赴的,具有超常的驱动力,全身心扑在公司上面。
如果你是占股的创始人,让投资人感觉到,这是你毕生的事业,要做成行业龙头老大,有野心,而不是像正常上班那样,按时打卡,按时撤人。这样别人才可能多看你几眼。
当然,光靠业务还不够,创始人里必须得有善于融资的人,得会融资公关,要么手上掌握一定的资源,能够快速接触到适合的投资人,要么有人能够讲,展示公司的战略、业务与前景,打动投资人。
有很多行业的隐形,做到10个亿了, 客户知道,部分消费者知道,但在投资圈里没什么名气,不靠投资也做起来了,但往往做得很辛苦,用了十几年二十年的时间去经营。
而有些做产品、做业务强,同时还会融资的公司,速度就快多了,很快就能将同行甩在后面。
一个共同点是,大多能成功拿到种子期投资的公司,老板很强的概率都比较大,甚至拉投资就靠自己的关系,让投资人感觉有前途,可靠,有魅力,有野心,霸气,手下一帮兄弟死心塌地跟着他干,而且干得确实不错。
也可能老板不是非常强,但几个人组成的核心团队很强,骨干里有融资方面的能人,大股东就是做业务的中坚力量,一帮人能力互补,配合起来把事情做得很漂亮,这样肯定也是受欢迎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