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大装修陷阱,亲爱的业主你不得不看

保障网
2013-04-04 09:51:2310大装修陷阱,亲爱的业主你不得不看
一、陷阱
1、低价诱惑没商量
案例:有一业主看到有小装饰公司推出200多元一平方米的家装特价。可是签订合同进场装修之后才发现,很多项目都不包含在其中,做一个电视墙,甚至挖孔安装射灯等,每一项都需要加钱,算下来,价格远远超出了初的预算,胡先生大呼上当。
专家支招:首先要选择诚信公司,不要贪图小便宜。消费者也要做好自己的预算,看是否每一个项目都包含在其中,同时审核好自己装修的面积,以免漏算面积出现增项。
2、设计免费无人管
案例:有一业主参加一个小装饰公司现场活动,只要下单就能够免设计费,就当场交纳了定金。她拿到设计师做出来的薄薄几页图纸时却大失所望。设计师也没有像事前约定的那样经常到工地查看,让周女士很失望。
专家支招:一个好的家装设计才是省钱的源头,不仅可以让房屋结构使用起来更加合理,也能节省很多不必要的环节。
二、陷阱
案例:有一位消费者装修房子的时候,设计师为他打印出一张基装材料明细表,每一项都写明了品牌,让王先生感到很是放心。可是在施工中,他发现工人使用的材料全部是该品牌端的产品。
专家支招:消费者尽量在合同明细中将产品型号约定好,这样才能保证产品质量,避免以次充好。
三、陷阱
1、上下工序推责任
⑴案例:家住岛内的一位女士去年夏天才搬新家,可住了不到半年,墙纸就开始出现气泡,有的地方甚至出现飞边。她到卖场找商家,商家说是施工工人基层没有做好,墙面没有干透。她又找到家装公司,家装公司说是墙纸质量不合格,双方互相推诿责任。
专家支招:消费者尽量选择有主材服务平台的家装公司,施工会更加严谨。如果上一道工序没有做好,下一道工序就不能进行。
四、陷阱
1、主材代购难追责
案例:有一业主装修时在某家装公司下单代购地砖墙砖,但却是在卖场交尾款购买的,墙砖使用不到一年,出现了脱落。家居卖场、装饰公司、材料商三方互相推诿责任,竟然谁也不愿站出来为产品质量负责。
专家支招:如果是家装公司代购主材,消费者应该和家装公司在合同中约定,出现质量问题应该由谁来承担责任。
五、陷阱
1、门店交款贪便宜
⑴案例:有一业主在某家居商场购买了马桶,为图便宜就直接在门店缴纳了货款。可使用不到一年,产品出现质量问题,他到商场找人,却不料商家已经悄然撤场,而他又无法提供商场的购物凭证,商场也无法为他进行维修或换货。
专家支招:消费者到正规的家居商场购物,一定要到服务台处统一收银,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。
2、虚假促销被套牢
⑴案例:家住岛外的一位业主看到一家居卖场推出购物满5000送2500元消费券的活动,等他下单购买了之后才发现,原来送出的几千元消费券,被拆分成若干张面额100元的消费券,而且还必须再次消费满500元才能使用一张。
专家支招:商家促销的手段五花八门,消费者一定要擦亮眼睛,不定期到商场了解产品的真实价格,不要被商家打出的促销活动蒙蔽了,有的特价产品看似低价,其实是提价后打
折,有的甚至已经被商家消减了内容或者偷换了产品型号。
六、陷阱
⑴偷换概念换材质
案例:有一业主装新家购买了某品牌实木门,住进半年后,一次意外把门反锁,让他不得不砸开门锁,谁知实木门里面竟然全是厚厚的纸板夹杂着碎木屑。他找商家理论,商家回答说是实木框架复合门。
专家支招:消费者在选择主材的时候,一定要向店员详细询问清楚,甚至可以提出查看产品的质保证书,同时,多选择几个品牌进行比较,对产品进行多方了解。
⑵裸价产品不安装
案例:有一业主在商场购买特价地板,买成95元一平方米,但是当他买回家安装时,竟发现包装上面写的全国统一零售价是89元。商家解释说,89元只是地板价格,不含10元安装费,算下来,特价地板每平方米只优惠了4元钱。
专家支招:安装费现在是不少家装建材销售中不包含的,消费者在购物的时候一定要询问清楚,以免得不偿失。
七、陷阱
⑴预交订金不交货
案例:一位业主偶然看到某家居商场预交订金的促销活动非常诱人,想到自己不久将装修新房,于是就预交了2.5万元购买了一套橱柜。谁知尺寸量下来,她只需要1万多元就能购买下这套橱柜,于是她要求商家退还剩下的5000多元预交款,哪知商家一拖再拖,竟然悄悄撤场。
专家支招:消费者不要头脑发热去交纳订金甚至全款,一定要在做好设计方案,多家比较后才下叉。
希望业主们,眼睛放亮点哦.